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产品研发中心经理陈欣:推动江门“织造”走向“智造”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07-18 15:25:22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入职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以来,陈欣多年来坚守一线、潜心科研,曾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广东省项目5项,攻克多个行业技术难题。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二等奖、江门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等科研奖项。成功申请数十项专利授权,制定两项行业标准,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陈欣带领团队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聚焦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尼龙6功能性纤维制备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制备高端尼龙功能纤维技术难题,实现全消光、凉感、抗菌及复合功能纤维的生产及产业化应用,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期间成果“高品质聚酰胺6纤维高效率低能耗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于2015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和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环保色丝,为我国纺织行业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树立新标杆,期间成果“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 于202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针对下游迫切需求,她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广东省应用型科技专项“高性能产业用共聚尼龙切片产业化技术与应用”,拓展了新型尼龙产品的高端应用;与华南理工大学、五邑大学合作产学研项目“耐久防紫外吸湿排汗聚酰胺纤维及高档面料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产品因具良好舒适性和功能性,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和保健领域,项目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纳米杂化技术及其在功能化聚酰胺6纤维中的应用”,项目技术促进了锦纶产业链纵横延伸立体化发展, 提高我国锦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8年2月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再度合作,成功申报“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为提升聚酰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夯实科研根基。

2019年3月底美达股份接到国家在应急防护上的的迫切需求,希望美达能在2个月内提供强度为常规纤维两倍的特种细旦锦纶纤维材料,目标是应用到国庆70周年的阅兵式,接到命令的一刻,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细旦纤维直径虽然只有头发丝1/10,但需要产业化机台上以每分钟数千米的速度稳定生产出来,既要保量更要保质,难度可想而知。但陈欣带着整个技术团队没有一人退缩,马上集合一起商议紧急方案,一方面现适用生产线立即投入生产,另方面马上对适用生产设备改造,工程技术团队不分昼夜,共同协作,将原本需3个月的工程量硬在52天里给完成了。抢在5月底前,向下游加工单位交付过百吨的高强锦纶纤维,圆满完成了任务。技术团队在原研发基础上,还进一步改良工艺方案,生产机台单机产量较之前提升26.5%,,确保高强纤维在产量、质量、交货期全面符合应急防护的严格需求。

陈欣和团队成员们重点的研发高性能聚酰胺纤维被应用到多个应急防护领域,为国家民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合作项目“高性能聚酰胺6纤维及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还获得了“无限创新”江门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高性能聚酰胺纤维国产化研究”获中国发明协会的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相关附件:
./t981901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