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龙胜镇着力做好科普惠农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02-14 14:17:39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2月14日获悉,近年来,开平市龙胜镇着力做好科普惠农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获得2010年度广东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项目表彰,镇水果协会获得2011年度“江门市科普惠农先进单位”表彰。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学技能、想致富、盼服务”成为广大农民的普遍心声。

一、领导重视,创新载体。在科学普及工作中,镇党委和政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科普工作,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健全全镇的科普管理体系,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还将科普工作纳入了各部门、村委的年终综合考评之中。日前,建成有示范性的“科普示范村”6个,各科普示范村不间断的举行各类科普活动,起到全镇新农村示范作用,并在村委会配置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硬件设施,让群众接触网络并利用网络增大自己的科学知识面,同时各村委设置“农家书屋”,各村委共有科普类图书5万余册,为农村群众开辟了新的科技教育网络阵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3万份,开展科普挂图展示60期600多幅,科技咨询服务360多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0期,培训人次1300多人次,成效显著。

二、典型引导,示范推广。在开展科普惠农工作中,镇科协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科普惠农、助推发展”的原则,注重高起点、高层次谋划,高质量要求,及早培植壮大了一批基层组织和优质项目。如镇立体综合种养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科学规划,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水面养鸭、水下养鱼、山坡养鸡、山上种树”的立体型综合种养场,被评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并被认定为“江门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广东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表彰和奖励。如镇水果协会,通过逐步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在每个村建立一个50亩番石榴果场,由镇统一提供果苗和技术指导,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中建设“优质水果基地”,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的作用,被评为“江门市科普惠农先进集体”称号。

三、加强管理,规范制度。在开展科普惠农工作过程中,镇党委和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将成功经验形成制度规范,创新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一是对获奖单位分级管理、重点跟踪,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强化对科普惠农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导落实,严格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保证专款专用。二是积极拓展科普惠农工作领域,逐步推进科普示范村建设,以示范推广至全镇各村委,为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给力;三是探索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试点建设规范化工作,以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进一步为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附件:
./t231690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