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鸟类 共建绿美江门”——江门白海豚保护区管理处举办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广东省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扎实推进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11月28日,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蓬江区农林社区举办以“保护野生鸟类 共建绿美江门”为主题的2023年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人,发放宣传资料约400份。
每年11月是全国“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资源,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生态系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又名印度-太平洋驼背豚,是我国海豚科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中华白海豚是胎生、哺乳、肺呼吸、体温恒定、流线型且前肢特化为鳍状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身体修长呈纺锤型,成年个体体长2.0至2.5米,体重二百至二百五十公斤,寿命一般为三十至四十年。他有很多俗名,如“卢亭”、“白忌”等,福建、台湾等地渔民尊称为“妈祖鱼”,由于数量稀少,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本次活动吸引众多社区群众和小朋友参与,大家对中华白海豚和野生动物保护兴趣浓厚,纷纷主动拿取宣传资料并询问相关问题,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积极回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下一步,保护区管理处将一如既往以科普宣教为重要抓手,加强生态保护宣传,不断完善科普设施,优化科普参与体验,提高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与大家共同守护中华白海豚的美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