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先锋领跑 担当作为|游东村第一书记秦一杰: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
来源:开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5-08-28 18:56:47

2024年6月,秦一杰同志从江门市科协派驻到金鸡镇,担任镇纵向帮扶工作组组长、驻游东村第一书记,自此一位“科普先锋”就频繁出现在群众身边。

一、倾力服务“国之重器” 打造科创前沿阵地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是我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是中国科学院布局在珠江西岸唯一的国家重大科学装置。2024年,实验室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深知重任在肩的秦一杰,主动投身服务“国之重器”建设当中。面对实验室高精密设备用电难的“硬骨头”,他深入施工一线,会同广东顺畅科技有限公司、开平供电局成立攻坚小组,日夜奋战,最终推动金鸡镇10千伏中微甲线与10千伏赤微线成功“牵手”并网通电,为深藏地下700米的科研重器构筑起可靠的“双回路”供电生命线。他精心组织协调280余人次的院士专家团队调研考察工作,助推实验室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二、筑牢科普惠民阵地 播撒科学文明种子

为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秦一杰积极落实《江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协同江门市科协精心筹办2024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普集市,组织专家志愿服务队现场为群众提供疾病防治、食品药品鉴别、农业科技、动物疫病防控等实用咨询服务。立足长远,他全力推动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将游东村一处闲置地精心打造成为科普主题公园。在这里,他化身“讲解员”,用生动语言向超过1400名村民揭开“幽灵粒子”中微子的神秘面纱,让前沿科学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激活“政产学研”动能 点燃富民强产引擎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秦一杰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组织科技专家深入10余家养殖企业“把脉问诊”,精准梳理出肉鸡育种、疫病防控等5类技术痛点,针对性开展9场“科技志愿行”活动,成功培育120余名懂技术的“土专家”骨干。

当获悉爱立特公司设立“科技小院”的需求时,他化身“科技红娘”,多次奔走省农科院沟通对接,促成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功入驻。“秦书记帮我们牵的这条线太关键了!”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科技特派员破解了种鸡繁育效率低的难题,现在种鸡存活率提升了20%,年出栏量增加了5万羽!”依托“双百行动”,他累计推动8家本土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让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力“转换器”。

为放大产业振兴的“乘数效应”,秦一杰创新打造“金鸡优品”立体营销网。他策划组织16场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构建起“直播带货+线下展销+单位直供”全渠道;牵头举办“金鸡优品”展销会暨农文旅招商大会,吸引1.5万名市民游客,直接带动游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火爆的“万人焗鸡”活动更是带旺了乡村文旅,吸引了一批“90后”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出东地溪营、胜和营地等网红打卡点,让古老的游东村焕发青春活力,成为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四、躬身为民办好实事 共建共享绿美家园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的第一书记,秦一杰扛起“绿美金鸡”行动指挥员职责,走村串户倾听民意,将生态建设与村民需求精准对接。从树苗品种精心筛选到种植点位科学规划,他都亲力亲为,因地制宜打造“科协林”“企业林”等主题林区,累计栽种凤凰木、樟树等苗木1487棵,让荒地蝶变为村民休闲的“绿色氧吧”。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行难题,他牵头推动多个村小组开展村场硬化和道路改造工程。“现在下雨天不用踩泥坑了,出行都踏实!”,村民们质朴的话语和竖起大拇指是对秦一杰为民情怀的最好肯定。

从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国之重器”,到点燃乡村产业的科技之火,再到将深奥科学送入千家万户的科普实践,秦一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他以科技创新破解集体发展难题,以科学普及深耕乡村文明土壤,在推动科技赋能与科普惠民的生动实践中,不懈探索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金鸡镇的田野上不仅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更绽放出绚丽的科学文明之花,为金鸡镇“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贡献着坚实的科技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