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江门市科技局组织并主持的我市科协实施“光合细菌防治芦笋茎枯病研究”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议上,经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省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
去年,我们应用光合细菌防治芦笋茎枯病,从生物防治的角度来探索一条以菌制菌的无公害或少公害生产的综合防治新途经,以达到改善种植环境的微生态,减少有害病菌和病害,降低环境和产品农药残留量,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安全和效益,促进可持续农业生产的目的。通过使用光合细菌在芦笋正常种植的不同时期、阶段、生长情况,研究其可行技术合理应用指标,结合栽培技术,总结出光合细菌应用的配套技术,编写了简明易懂的《UC800绿芦笋的高效栽培及光合细菌应用配套技术虾》,并在鹤山市罗惟村进行研究与试验,指导当地农民生产,取得良好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芦笋生产中应用光合细菌,辅以适当的低毒高效农药的使用,茎枯病得到有效防治,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降低率分别达33%和54.1%,此外,光合细菌在提高产量19.2%、促进植株根茎发育等方面也有明显作用,经济效益较突出,而且安全无毒。不仅在于对病害的控制,更体现在改善环境、安全食品生产的影响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无公害或少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图1.课题组在观察光合细菌应用效果 | 图2.课题组向当地农户介绍光合细菌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