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沟通能力,增强从业信心,8月15日,江门市心理学会举办心理咨询伦理课程的会员活动,在活动现场,舒泉老师通过伦理课程的几个问题把会员带入到惯性思维与咨询中测试的应用,让大家对语言、表情、行为在沟通中如何搭配应用更加了解。
整个课程由伦理的讲述、冲突的讨论、自由提问三个环节组成。在活动现场,舒泉老师通过讲述医学界公认的“病与非病的三原则”、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标准、许又新教授提出的评估心理健康三标准,清晰地帮助会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最后在专业与非专业的转诊中,让大家了解了“非专业(不是本行)”与“非专业(不在行)”的不同,从而增强了从业人员的专业心态与信心。
在讨论“咨询师的婚姻”的环节中,舒泉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冲突的心理:“为什么我要自己成长?”,戳中了当下很多婚姻的痛心——成长的不均衡性,也为各会员提供了婚姻相处之道与修复之法。
图为活动现场
江门市心理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