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赤子根脉,点亮科技薪火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5-07-23 14:58:42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7月19日,来自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广东)的营员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探寻踏入了底蕴深厚的“中国侨都”——江门。在这片承载着无数海外赤子乡愁与奋斗故事的土地上,他们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洗礼、精神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深度之旅。

一、侨史寻根,传承家国情怀

营员们首先抵达中国侨都华人华侨博物馆。营员们通过详实的史料与馆内1200件(套)展品,追溯华人华侨跨越山海、砥砺奋斗的集体记忆,深刻理解祖父辈远渡重洋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坚韧足迹。当解说员生动地讲述着五邑华侨在145个国家和地区拼搏的故事后,一位营员不禁发出感叹:“课本里的‘下南洋’,如今变得如此具体,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历程。”随后,队伍探访梁启超故居。青砖灰瓦间,“一门三院士”的家训故事让来自多个国家的营员深受触动,这种兼收并蓄的教育理念,和海外多元文化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家族传承的力量。

二、双碳探索,投身志愿行动

营员们来到了充满创新活力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实验室教授为营员介绍实验室在二氧化碳气肥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在4500平方米的试验田,营员们看到红薯、花生、火龙果等作物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茁壮成长。一位营员在与实验室讲解员交流时难掩兴奋:“之前只在理论中了解相关知识,这次亲眼看到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神奇作用,震撼至极。”参观结束后,营员们还积极投入到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共同开展陈皮检测实验,在科学实践中直观理解“双碳”目标的技术路径。除了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江门的陈皮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也让喜爱茶文化的营员们沉醉其间。

此次夏令营将侨乡历史寻访与科技志愿服务实践紧密融合,既加深了华裔青年对祖辈奋斗历程的理解与认同,也通过跨代际科技协作,切实促进了科学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的接续传递。


来源: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广东省科协

相关附件:
./t1032908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