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江海区科技馆内人潮涌动——江门市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第七届江门科普嘉年华在此正式启动。这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科普盛宴,不仅是江门迎接全国科普月的“首秀”,更通过“1+10+N”模式、特色活动矩阵与长效科普布局,打造出兼具“科技感、互动性、侨都味”的科普新样本。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联合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成员单位的领导嘉宾以及广大科普工作者和市民朋友近3500人参加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亮点纷呈,Citywalk、文创大赛、志愿服务队齐亮相
市科协主席灵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正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风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来厚植创新土壤。”在此背景下,现场发布的“江门科普Citywalk路线”成为首个亮点,新打造的13条路线将本地优质科普资源“串珠成链”,让科普研学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和旅行方式。面向全球的“中微子实验科普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同步启动。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江门中微子实验主任李小男现场分享科普实践,用生动案例讲解如何将抽象的粒子物理知识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内容,让在场市民更深刻了解科学家精神。
△李小男主任作中微子主题分享
仪式上,“科小侠”江门市科普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标志着江门科普志愿服务迈入体系化、常态化新阶段。来自全市各行业的5位优秀科普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科普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科协的领导为志愿者代表授旗,这支“科小侠”队伍将成为未来江门科普活动的“中坚力量”。同时还启动了9月科普志愿达人评选活动。
△“科小侠”江门市科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还举行了江澳科普产业协同发展及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与科普产业合作意向签约仪式。市科协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强化江澳合作,推动两地资源联动发展,与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在民生领域围绕科普资源共享、活动策划组织、人才产业协同、科普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江澳两地在科普产业方面的协同合作,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普产业创新发展。为进一步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加强江深合作,江门科普传媒集团与深圳市奇点科普产业发展研究院,通过跨区域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在科普研学、对外交流等领域拓展新空间,为科普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签约仪式现场
三大主题板块+特色活动,沉浸式体验点燃科学热情
嘉年华现场的“探索未来”“绿色生活”“科普探秘”三大主题板块,50个科普展位各有特色,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
“探索未来”区域打造“科技前沿窗口”,中微子实验模型、机器人、无人机等展品集中亮相,市民不仅能近距离观察“看不见的中微子”相关科普设备,还能亲手操控机器人,直观感受前沿科技与生活的关联;“科普探秘”区域则聚焦自然科学,通过“植物标本制作”“气象知识有奖问答”等互动项目,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解锁自然奥秘;“绿色生活”区域主打“实用健康科普”,心理健康咨询师现场答疑、急救专家演示心肺复苏、医护人员讲解慢性病防治,为市民送上“看得见、用得上”的健康知识礼包。
△工作人员介绍中微子实验运行原理
△机器人与小朋友友好互动
△小朋友们踊跃回答“生活中的辐射”
为提升参与感,现场设置的“集章打卡抽奖”活动人气高涨——市民每参与一个展位互动即可获得印章,集齐印章可兑换科普书籍、科学实验套装等礼品,在趣味打卡中加深对科普知识的记忆。
除了展位互动,特色活动进一步点燃现场氛围。科普运动会设置10项“脑力+体力”结合的PK项目,参与者两两一组比拼“机甲大师对抗赛”“无人机足球赛”等任务,在协作中理解力学、电学原理;科技馆探馆活动则将展馆变为“科学探险乐园”,参与者手持任务卡穿梭于各展区,通过解答各种科学问题收集线索,在解谜中实现“知识生活化”。此外,具身机器人现场的热舞和互动、科学秀表演中“干冰造雾”的奇妙效果、应急科普馆的模拟逃生体验,让市民沉浸式感受科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小朋友用VR设备完成挑战
△小朋友两两对抗“乐探星球”
△小朋友在科技馆体验“人体发电”
300余项活动持续3个月,江门构建“大科普”发展新格局
作为江门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本次嘉年华不仅是一场“科普盛宴”,更是江门长期以来科普工作的缩影。据了解,从8月至10月,江门全市将联动开展300余项特色科普活动,包括高校与高企探秘之旅、科普阅读计划、“文明Yeah(夜)集”,以及多渠道普及《科普法》等,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近年来,江门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加强全民科普教育”纳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纵深推进“科技引领”工程,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接下来,江门将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推动科普事业从“阶段性推进”转变为“常态化滋养”,让科普资源沉下去、科普服务活起来,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科普大格局,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科普力量”。
△科普嘉年华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