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5-08-15 11:05:28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各县(市、区)宣传部、文广旅体局、科协,高校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技资源科普化,挖掘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内涵与文化价值,弘扬科学和科学家精神,开发兼具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展现中微子实验的科学魅力与社会价值,促进科普创新发展与产业繁荣,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决定联合举办“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江门科普传媒集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协办单位: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开平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平市金鸡镇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

二、大赛主题

大国重器,创想未来。

三、大赛设置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院省合作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运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主体为位于地下700米的、有效质量为2万吨的低本底、高透明度的球形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称为中心探测器。该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目标,还将研究大气、太阳、超新星等中微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中微子探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中心之一,有助于推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等基础科学发展,巩固我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参赛作品需突出中微子实验的科学特色,将科学原理、美学价值、实用功能、生活场景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设计满足公众科学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科普教具、生活用品、文具用品、服装饰品、科普出版物、数字文创等。大赛分为三个赛道:

(一)科学探索赛道

聚焦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围绕中微子物理核心概念(如中微子振荡机制、探测器工作原理及其与宇宙学的深层关联等),展现科学原理、技术创新与探索精神。可创作科学模型、艺术装置、科普艺术品等实物作品,也可结合江门中微子实验开发绘本、漫画、动画等文化产品、科普出版物,用直观生动的形式,将深奥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创意表达,以文创之力架起科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二)生活创意赛道

注重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前沿科学元素及装置设施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的科技美学品质。参赛作品应围绕“科学与生活”的融合理念,设计兼具实用性与创意性的文创产品(如家居用品、服饰配饰、文具、数码周边等),可采用超纯水、光电倍增管、液闪等中微子建设运营过程中副产物开展设计。作品需体现科学趣味性、生活实用性与设计时尚感,让科学元素融入日常,激发公众对中微子物理的兴趣。

(三)地域融合赛道

鼓励结合江门侨乡文化、岭南风情与中微子实验特色,设计具有地域辨识度的文创产品(如带有江门地标与中微子元素的工艺品、融合侨乡建筑风格的科普装置等),推动科学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打造兼具“江门印记”与“科学内核”的城市文化符号。

四、时间安排

征集时期:2025年8月15日—2025年11月15日24:00

作品初评:2025年11月17日—11月21日

线上投票:2025年11月中下旬

决赛路演及颁奖仪式:2025年12月5日(暂定)

成果展示:2025年12月15日—12月30日

五、参赛对象

全球范围征集: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设计机构、文化企业、科普组织及其他合法组织、个人均可参赛(团体、个人不限)。

大赛分成人组和中小学生组。成人组须为年满18周岁(含)的个人或团体。中小学生组须为在读中小学生,其中年满18周岁选手可自愿参与成人组赛事。

特别鼓励国内外大中小学生(含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在读生)、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计爱好者参与。

六、作品提交

(一)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对外公开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作品,不存在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作品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导向正确,体现科学精神。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兼顾成本与实用性。

(二)提交形式:成人组提交图片类(概念设计图):做成展板样式,标准A2尺寸420mm×594mm(竖版,300dpi,JPG格式,RGB\CMYK,每张不超过10M)单幅作品最多可提交5张jpg文件,系列作品最多提交8张jpg文件,展板包含(产品主题、设计说明、尺寸图、结构图、三视图等);中小学生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材料不限、画面尺寸A3(竖式297mm×420mm),提交高清扫描版图片。参赛作品不得出现与作者相关的标识,否则视为无效。

(三)提交方式:作品报名表(含科学原理说明与设计理念)及作品提交至邮箱:jmzwzsy@163.com(全球统一征集邮箱)。提交的材料需打包为一个压缩包,邮件名及压缩包以“组别-赛道-作品名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命名,境外作品还需注明国家/地区。

(四)材料下载:作品报名表在江门市科协官网(网址:https://kx.jiangmen.cn/)下载,相关通知公告可关注“江门科普”微信公众号。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资料请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网(http://www.ihep.cas.cn/dkxzz/juno/)查阅,江门文旅相关资料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一机游江门”获取。

(五)截稿时间:大赛即日起启动作品征集,截稿时间为2025年11月15日24:00。

七、评审规则

(一)评审标准

1.科学性:准确体现江门中微子实验的科学原理、大科学装置特点,科学概念表述严谨,无常识性错误。

2.创意性:作品设计理念新颖,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或功能设计具有创新性,科学与艺术结合巧妙。

3.科普性:具备良好的科普教育功能,能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中微子科学知识,易于公众理解。

4.实用性:作品符合大众审美,兼顾观赏、实用或教育功能,具备量产潜力或科普场景适用性。

5.工艺性:材料、色彩、工艺选择精湛合理,技术与艺术恰当融合。

(二)评审流程

由物理学专家、设计学者、科普专家和文创企业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评审组。

1.成人组

初评:按评审规则选出60件作品入围。(各赛道按比例分配名额)

决赛路演:参赛者展示实物/模型(或等比例模型),评委结合“呈现效果(40%)+答辩逻辑(30%)+市场适配性(30%)”打分,确定获奖名单。

2.中小学生组

由评审组按评审标准选出20件优秀作品,确定获奖名单。

八、奖项设置

(一)成人组

特等奖:3名,每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一等奖:6名,每名奖金1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9名,每名奖金5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18名,颁发荣誉证书;

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最佳科普价值奖”各1名,颁发荣誉证书;

其余晋级决赛并到场参赛的选手获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

(二)中小学生组

设置“科普小达人奖”20名,颁发荣誉证书。

九、注意事项

1.参赛人员须同意,参赛作品一经提交,主办方及江门科普传媒集团获得作品包括但不仅限于宣传、制作、展览、学术交流等用途的永久许可使用权。经最终评选获得奖项的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主办方及江门科普传媒集团所有,设计者享有署名权,设计者不得擅自使用或转让与第三方从事相关商业活动。主办方及江门科普传媒集团有权对作品进行非商业性改编或简化以用于教育推广,在各种公益性活动或商业用途中使用作品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2.所有作品均不收参赛费。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作品均未投入过生产销售或其他对外宣传用途。已在其他类似大赛或活动中获过奖项的作品不得重复投稿。

3.如因参赛作品的权利瑕疵或其内容虚假、非法、不正当,或任何其他不合理原因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或造成第三人损失的,与大赛及大赛组委会无关,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法律后果。若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主办方有权撤销奖项并追回奖金。

4.进入决赛参与路演的设计须自行制作实物作品进行展示,制作费用自理。制作实物作品确有难度的,经与大赛组委会沟通同意,可以通过概念图、制作等比例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实物作品除参赛者特别注明外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退还作品由组委会通知参赛者自行领取。

5.参赛者应认真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组委会对赛事规则具有最终解释权。

6.凡投稿的参赛者,均视为已确认本通知内容并遵守各项规定。

十、联系方式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袁晓鹏,13411353573

江门科普传媒集团:潘超媚,0750-3181917

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邓灿杰,0750-3363930


附件:参赛作品报名表


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8月14日

相关附件:
./t1037944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