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籍院士简介

来源:江门市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1-01-07 16:25:11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陈焕镛

陈焕镛(1890-1971),祖籍新会,生于香港,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1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历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植物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自20世纪20年代始,跋涉于人迹罕至的深山林区采集标本,足迹遍及海南、粤北、鄂西、广西及香港等地,建成中国南方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发现100多个植物新种、10多个新属,其中为纪念植物学家钟观光而命名的“观光木属”和裸子植物“银杉”举世闻名,被誉为“活化石”。 1928年创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1954年改名华南植物研究所),有《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鉴》等著作。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梁思成(1901-1972),祖籍新会,生于日本东京,建筑学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后又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都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从20世纪30年代起,亲自主持并参加了对2000多处中国古建筑及艺术遗址的调查,并做了开创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和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三届常委。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国达(1912—2004),祖籍新会,生于新会,地质学家。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中南矿冶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地洼学组主席等职。创立地洼学说,突破国际地槽地台学说,为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及找矿开辟了新思路。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提出了壳体大地构造学。专著有《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薛社普,祖籍新会,1917年生于新会,细胞生物学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室主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学男性组评议委员等职,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有“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胞质体杂交模型”等重大创建和发现,提出核浓缩理论和藉以终止肿瘤细胞恶性分裂的治癌新概念,克隆了不同阶段终末分化期相关因子的基因全长序列及其编码结构,为我国男性生殖生物学及节育药棉酚等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林为干(1919 -2015),祖籍台山,1919年生于台山,微波理论学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无线电物理系教授、系主任等职,现任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提出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首次发现一个圆柱谐振腔中有5个同谐振频率的简并模可资利用,其外圆内矩的特种截面的数据和公式被《英国马可尼丛书》等大量引用,专著有《微波网络》等,被尊为“中国微波之父”。1989年获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起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余国琮,祖籍台山,1922年生于广州,化学工程学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唐山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现任天津大学教授、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开拓了以计算传递学为基础的蒸馏过程与设备合一的三维非平衡模拟放大新途径,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不稳态蒸馏理论和分批蒸馏多变参数新策略及相应技术,指导了石化及化工工业中的大量蒸馏塔改造。主编了《化学工程辞典》等专著或教材。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八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梁思礼,祖籍新会,1924年生于天津,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12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等职,现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参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参与了自行研制的第一个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工作及“两弹”结合热实验,均做出实质性贡献。担任洲际导弹及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成功采用惯性平台--集成电路弹上计算机制导方案,担任CAMAC系统总设计师,解决了导弹、卫星计算机测试发控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被誉为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技术带头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黄本立,祖籍新会,1925年生于香港,光谱化学家。1949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光谱组组长、分析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内外知名的原子光谱分析学术带头人。创立了可测定微量难激发易挥发元素;建立了国内第一套AAS装置和钽舟无焰AAS装置;提出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器;所研究的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法,改善了多种元素的检出限。所主持的成果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委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郭景坤,祖籍新会,1930年11月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家。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名誉院长、《无机材料学报》等报刊主编、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在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纤维补强陶瓷基合材料(应用于电子通讯、战略导弹和人造卫星及飞船中)、纳米陶瓷、多相材料研究等领域有重要贡献。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9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蔡睿贤,祖籍台山,1934年2月生于广东汕头,物理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 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等职,现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在分析复杂总能系统中创立了比较法,建立了热力学分析学说体系。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方面全面发展了中心流线法,提出了环壁约束条件,给出了一系列叶轮机械不可压内流的解析解,首次集体发现了实用机组中内围带对轴流式压气机不稳定性能的影响。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十届常委,全国政协第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张佑启,祖籍新会,1934年生于香港,计算力学、土木工程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1973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河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师、英国威尔斯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等职。1977年8月起在香港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计算力学机构主席、常务理事等职。开拓了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特别是板与壳的研究。198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995年获英国帝国勋章(ODE)。2002年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获香港特区政府银紫荆星勋章,2003年被世界工程组织联盟年会授予“工程教育的优异奖章”。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麦松威,祖籍鹤山,1936年生于香港,结构化学家。1960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96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美国太空总署项目”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在水含包合物的研究中,发现首例具有开口多面体空笼结构;对β-氢醌包合物作系统研究,首例确定主客分子间可以氢键相连,阐明三类β-氢醌包合物的结构异同,并开辟了新型尿素/阴离子包合物的发展方向;提出阴离子最高配位数的概念等,其学术成果被广泛采用。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叶大年,祖籍鹤山,1939年生于香港,矿物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开拓了结构光性矿物学的新领域,著有世界第一部此领域的专著《结构光性矿物学》;提出了“适度过冷结晶”、“余硅指数”等铸石学理论和测算方法;发现地球圈层氧离子平均占有体积守恒定律、分子体积可加和性、多级随机堆积常数等。在河南大别山发现C类榴辉岩和3T型多硅白云母,论证了它们在中国大地构造中的意义,对后来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常委。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黄乃正,祖籍台山,1950年生于香港,有机化学家。197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英国伦敦大学颁发科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教授等职。在红霉素的全合成、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领域,合成了多个在有机化学领域难度极高且极具重要理论意义的分子,其研究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证实了烯二炔的重排反映,即烯二炔结构存在于许多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中,重排被视为这类化合物抗癌的可能机理。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陈新滋, 祖籍台山,1950年生于台山,有机化学家。197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孟山都公司高级研究专家、香港化学会主席等职,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讲座教授兼主任、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等职。首次揭示并证明了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微观自然现象及机理,即“主要手性产物来自微量的催化中间体”;利用电化学与手性催化技术,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了手性药物奈普森止痛药的不对称合成新工艺,并达到可工业化的标准;发现了螺环氧膦配体、胺膦配体等。主持创建香港“手性科技开放实验室”,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学术交流。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叶玉如,祖籍台山,1955年 生于香港,神经生物学家。1977年毕业于美国Simmons学院,198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主任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及分子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及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席研究员等职务。阐明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调节机制,发现Cdk-5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直接影响突触的形成及其功能发展。主编《中药研究与开发综述》一书,促进了香港与内地学者进行中草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获联合国“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任詠华,祖籍鹤山, 1963年生于香港,无机化学家。1985年毕业于 香港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美国化学会Inorganic Chem.杂志编委等职。系统地设计和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利用各种桥连配体,设计及合成了多种多核金属簇体系的发光材料;利用炔基在结构上呈刚性及线性排列的优点,设计了新型有机金属铼、铜和银的发光刚性棒材料;以弱金-金成键相互作用作为开关的新概念,设计出可用作分子磷光信号传感器及光电开关的双核金冠硫配合物。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黄耀祥(1916-2004),祖籍开平,生于开平,水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等职。1956年首创水稻矮化育种,先后育成耐肥、抗倒、高产的籼稻矮秆品种“广场矮”、“珍珠矮”、“桂朝2号”及 丛生快长高产株型的“桂朝”和“双桂”等名种,已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有50多个,推动了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创建了水稻生态育种体系,促使我国籼稻矮秆化居国际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黄翠芬(1921-2011),祖籍台山,1921年生于广州,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学家。194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 195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理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任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专家组成员、全军分子遗传中心主任等职。首次研制成功四联创伤类毒素,是研制“354装置”的主要负责人。研制了高保护率的幼畜大肠菌腹泻预防活疫苗、基因工程多肽药物、新型人类细菌性腹泻疫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先进个人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军委“模范科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全军科技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黄志强,祖籍新会,1922年生于新会,普通外科学家。1944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历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任医师、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总编辑等职。在国际上首次系统论述我国常见疑难病症“肝胆管结石病”,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完善了几十项高难度手术;率先在国内开展微创外科理论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开创了腹腔镜对重型胰腺炎早期处理及肝叶切除的的成功典范。被誉为我国胆道外科的奠基人。编著我国第一部《外科手术学》等17部专著。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陈灏珠,祖籍新会,1924年生于新会,心血管病学家。1949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造诣极深,是我国心血管病侵入性诊治法奠基人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选择性染料和氢稀释曲线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直流电复律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在国内外首先用超大剂量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成功治疗奎尼丁所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等。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等十多种教材。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常委。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史轶蘩(1928-2013),祖籍江苏,1928年生于江门,临床内分泌学家。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任国家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研究中心及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新药(综合)临床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等职。领导研究组分析总结国际最大系列1041例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在国内率先建立了7种垂体激素的检测方法和11种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试验,并在国内首先将神经递质和神经激素药物应用于临床,其中,垂体卒中的分类、治疗原则等多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1993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汤钊猷,祖籍新会,1930年生于广州,肿瘤外科学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历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外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亚临床肝癌”的理论,建立起第一个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和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其小肝癌理论及其“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引申成果,对肝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奖、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4年获白求恩奖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甄永苏,祖籍台山,1931年生于台山,微生物药物与细胞工程学家。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肿瘤研究室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持研究与开发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其中平阳霉素于 1978年通过鉴定投产,该产品是20多年来我国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被收载于中国药典并被选为国家基本药物。多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主编学术专著2部,其中一部的英文版在英国出版。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李绍珍(1932-2001),祖籍台山,生于广州,眼科学家。1954年毕业于华南医学院,1962年中山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及贝勒医学院任眼科研究员、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教授、眼科医院院长、《眼科学报》主编等职。在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方面率先开展二期植入术、创用激光断线和综合控制法防治手术角膜散光、改进小切口超声乳化术,率先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创立眼生化室,开展并指导白内障病因及眼免疫实验研究,发现人晶体蛋白亚基变化及凋亡基因表达与白内障形成有关、人类葡萄膜炎与视网膜抗原自身免疫有关等。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椿萱,祖籍新会,1939年生于昆明,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家。1963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7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回国。历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副研究员、美国洛克希德导弹及空间公司研究员等职,现任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及应用力学系教授等职。在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高速碰撞力学、粒子束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多种学科及相关工程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曾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防科工委“863”计划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冯培德,祖籍恩平,1941年生于天津,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国家航空工业部六一八所惯导系统研究室主任、所长、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系统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长期担任飞机惯性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在捷联惯导系统、地面车定位/定向系统、飞机着陆导引系统、激光陀螺和微机中传感器(MEMS)的研制工作中做了奠基性、开创性的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3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受聘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陈垣(1880-1971),祖籍新会,生于新会,历史学、敦煌学家。1901年考取秀才。1911年毕业于光华医学院并留校任教,与他人合办《震旦日报》。1913年当选众议员;1917年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校长、教育部次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等职。是中国宗教史、敦煌学等研究领域的开山大师之一,主要著作有《释氏疑年录》、《摩尼教入中国考》、《火袄教入中国考》等200多种。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常委。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梁思永(1904-1954),祖籍新会,生于日本横滨,考古学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3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主持了侯家庄商王陵区大规模发掘。1930年用英文发表的《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文,是中国国内对仰韶文化认真进行比较研究的第一篇论著。最早对龙山文化作综合性论述,预示了其区域类型的划分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主持编写的《城子崖》(1934)是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姜中宏,男,祖籍广州,1930年生于台山,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家。1930年生于台山,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曾在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工作,60年代后到上海光机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的双聘院士。近30年来,先后研制成功三代强激光用钕玻璃材料:高能激光系统用的硅酸盐钕玻璃,高功率激光系统“神光Ⅱ”和“神光Ⅲ”预研装置用的Ⅱ型和Ⅲ型磷酸盐钕玻璃。首次提出用相图热力学计算法,实现了玻璃形成区的半定量预测。提出玻璃是由最邻近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理论,可计算玻璃中的基团及硼配位数比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特等奖等。199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邝宇平,男,广东台山人,1932年出生,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高能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亚太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等。首次全面分析了在对撞机上探测电弱破缺机制的多种实验的灵敏度,又提出由实验分辨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中电弱破缺机制的新方法等。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作了大量的预言,被后来的实验证实。其在重夸克偶素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引起国际反响,成果被大量引用,并使他在国际重夸克偶素物理界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朱经武,男, 祖籍台山, 1941年出生于湖南。著名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68年获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79年起任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物理学教授、休斯敦大学得州超导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后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1979年协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发展盒式高压技术。1987年1月,利用液态氮将由超导温度提高至摄氏零下180度,发掘新超导材料获得成功。是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者和液氮温度超导电性发现者之一。198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4年获超导科学卓越成就奖。还获美国太空总署成就奖及国际新材料奖。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余艾冰,男,祖籍开平,1963年1月出生于广东开平,是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领域为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主要包括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2004年,他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 2016年任澳大利亚颗粒技术仿真与模拟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宋尔卫,男,祖籍鹤山,1970年4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0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主要从事RNA干扰在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研究。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附件:
./t234866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