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专任教师洪跃辉:建设服务好学校的科研平台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07-18 15:23:00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虽然身体残疾、行动多有不便,却始终保持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态度,坚持科学研究,勤耕不辍,是江门市首批重点实验室“中药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就是现任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的洪跃辉,他还曾入选“博创江门人才篇”人物介绍。

一直以来,洪跃辉热爱科研工作,勤耕不缀,在学校的科研发展中贡献了一份力量。从2020年开始参与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在实验室的设计、仪器设备调研与验收、实验室的管理等方面做了重要工作。在该科研平台建设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例如,实验室布局设计图修订和校对来回有8次,仪器设备调研资料收集和整理约60份,仪器设备采购清单制定和修改十多次,仪器验收对接工作约50次,实验室制度文件起草和修改有十多份,仪器标准操作流程制定20份。历经两年多时间,该科研平台已经建成,目前正在投入使用。他积极为该科研平台申报各种“头衔”,初见成效,例如,他负责申报的实验室成功入选江门市首批重点实验室名单,以第二负责人参与申报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立项。他还经常参与实验室对外交流工作,在交流活动中作为实验室介绍人有十多次;多次负责仪器使用培训。虽然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后续会遇到多种困难,但他表示,习总书记曾说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洪博士会继续努力,积极为建设好学校的科研平台做服务。

工作中,洪跃辉不断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尽可能将科学研究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努力培养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例如,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他同时指导两个作品参加比赛,赛前积极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工作,包括文献调研、作品撰写等等。正式比赛时,作品经过多层历练,包括二级学院的评选推荐、校赛初赛遴选、校赛复评、省赛网评、省赛终审决赛,每个参赛环节均涉及大量工作,包括申报书修改、参赛申报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工作和准备比赛的答辩环节,他经常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分析,时间跨度接近5个月,多次因连续长时间为学生讲解而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两个作品均荣获省级二等奖。他指导学生参赛已经有5年多时间,每次参加比赛均需在赛前花费许多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虽然一路艰辛,有时候因指导内容专业性较强,指导学生时相当吃力,但他始终诲人不倦,迎难而上,并经常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信心。经过精心指导,学生实现了由创新创业能力几乎为零基础到具备一定创新素质的转变,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3项。“今后,我也会继续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看到学生成能让我感到由衷自豪。”洪跃辉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相关附件:
./t981899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