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高压试验班班长徐炎斌:成立个人创新工作室 以实际行动诠释最美电力人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07-18 15:39:36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徐炎斌,一位坚守在偏远基层一线的最美电力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他不仅用心为设备把脉问诊,揪出超多的设备绝缘缺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还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研发出多项创新成果,为设备的体检过程提速增效。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电力人的精神内涵,成为了同事们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从基层做起开启“电力人”职业生涯

自大学毕业以来,徐炎斌同志一直在离江门市区相对偏远的台开恩地区从事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高压试验和化学试验的基层一线工作。2011年他完成了7年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应聘加入江门供电局,正式开展了他“电力人”的职业生涯。刚加入企业,他被分配到开平、恩平片区的高压试验班,主要负责高压试验工作并兼做油气化验工作。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刚开始他对高压试验的工作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很多操作由于无相关知识的积累,使他参与高压试验工作时总是畏手畏脚。另外,由于班组兼做油气化验工作,他是唯一专业知识对口的电力人,大量油化工作便由他开始跟进。在刚入企业的3年里,他常常一上班就往化验室里钻,争取在外出工作前把一些油样准备好,然后跟班站参与高压试验工作,回到办公驻点后又跑去油务室把油样化验完成。工作中他常把不懂的操作记下来,并在工余时间弄明白相关原理,以便更好地开展现场工作,渐渐地他就变成了班组的一名骨干,并开始担任现场工作负责人的工作,2014年被评为广东电网公司优秀工作负责人。

由于他工作踏实,与班组间的同事相处融洽,老师傅们都愿意教他知识,他也积极地去报名参加技能考核。但他第一次报考自己最为擅长的“油务员”高级工考试就以失败告终,事后总结原因,他发现是考试时凭经验操作而不符合标准要求所致。此后,他便开始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规范自己的操作。往后,他便顺利完成了各项技能考核,2014至2022年间,先后通过了电气试验和油务员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考核。

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常年标准实战历练,让他对电力行业化学试验仪器的操作越来越娴熟,对色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更是了如指掌,两次色谱分析进样操作的数据误差不超±1.5%。在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化学试验技能竞赛中,他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拔得业技术能手”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被评为江门供电局十大工匠,2022年被聘为领军三级技能专家。

参与多项科技项目的攻关

2019年,徐炎斌组建成立个人创新工作室,主要针对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展攻关。目前工作室参与多项科技项目的攻关,包括:采用了“非接触” 传感技术,即状态监测与机械故障诊断系统和高压断路器之间不建立电气和物理连接,通过采集断路器分合闸时的电流信号和振动信号,并进行特征数据量提取,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智能完成断路器振动故障状态的辨别,是实现断路器振动故障在线监测和状态监测的里程碑式成果之一。

徐炎斌还研制了一款可以在高直树杆比如速生桉上攀爬的机器人,机器人自带切割刀具,可以逐步逐层完成树木的砍伐,降低了工作日人员砍树的强度并保证了砍树过程中的安全。研制了一款可穿戴是的人体外骨骼系统,在外骨骼多个电机的协同辅助下,操作人员用很小的力量便可完成变电站内220kV接地线的挂机操作,显著提升了人机功效。

同时,徐炎斌也积极开展小创新小改进的攻关,目前共组工作室成员完成职工技术创新项目1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工作室连续3年被评为广东电网公司优秀工作室,并被2023年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授予“四星级工作室”荣誉称号。主要成果包括,2020年他利用QC的方法工具结合7S管理模型,有效提高了班组工器具出入库管理的效率,使多年的难点痛点得到明显的改善,并获得了2021年度广东省质量协会QC小组发表赛二等奖。2018年针对工作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制作出了一台绝缘油取样瓶清洗机,不但有效减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洗瓶子的体力消耗,还节约清洗用水和油污的排放,该项目获得了2021年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21年引导工作室成员完成10kV断路器真空灭弧室通用型试验工具的研制,有效提高了真空灭弧室的检修更换效率,该项目成果获2023年度广东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金奖。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相关附件:
./t981914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