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江门市2021年度科普中国e站申报与命名工作的通知

来源: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1-07-14 15:23:29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各市(区)科协、各科普教育基地、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扎实推进“科普中国”在我市的落地应用,市科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进建设科普中国e站工作。为统筹好全市各地建设工作,现就科普中国e站的申报与命名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广东省科协转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的〈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粤科协办函普字〔2019〕48号)要求,结合广东省科协的部署和江门实际,根据市科协《关于开展江门市科普中国e站建设项目总体方案》目标,在2021年底前江门市建成50个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项目。我市现已建有各级e站38个(详见附件1),今年计划在全市新建12个“科普中国e站”。

各市(区)科协要积极推动本地区“科普中国e站”(包括乡村e站、社区e站、校园e站)申报和命名工作,原则上各市(区)今年命名县级e站数量不少于2个,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优秀单位申报建设市级e站,市科协将根据申报材料及实地考察,进行差额评选。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应积极完善条件,争取在两年内向所在辖区科协申报建立“科普中国e站”,今后市科协将作为各项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二、申报条件

凡符合中国科协《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见附件3)中“五有”条件的有关单位。

1.科普中国社区(乡村、校园)e站可依托已有的基层科普设施(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惠农服务站、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社区科普大学、中小学科技示范校、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农技推广中心等,或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站、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场所等,按照“五有一统”的要求命名。

2.除了科普中国社区(乡村、校园)e站外,各市(区)科协可重点选择部分人群流动较大的、科普宣传辐射作用明显的市民中心、公园、医院、旅游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创建命名为县级科普中国e站。

三、申报和命名

1.申报。各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科普中国e站建设单位申报表》(见附件2),并将《申报表》及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照片等),上报所在地辖区科协,各市(区)科协应及时对申报单位进行材料审核和实地核查,同意后上报江门市科协复核备案;市直申报单位可直接报送到江门市科协审核。

2.命名。经县区级科协审核、地市级科协复核后可认定为县级科普中国e站并纳入省市和国家统计序列。江门市科协作为科普中国e站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对各市(区)推荐申报单位进行复核备案工作;各市(区)科协作为科普中国e站的审核命名单位,负责组织本地区科普中国e站的申报和命名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最终命名挂牌。牌匾由各市(区)科协自行制作发放。

3.推荐。各市(区)科协推荐申报市级e站的项目,请于8月6日前将申报单位有关材料一式两份加盖公章,连同电子版一并上报到江门市科协科普部;县级e站复核备案要求同上。同时,市科协将根据《江门市科普经费项目资助申报指南(2021年)》有关规定,对命名单位进行择优资助。

四、相关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科普中国e站建设工作,认真学习《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去建设落实;各市(区)科协要积极做好本地区的推荐申报及命名工作,指导本辖区科普中国e站的管理和服务。市级科普e站建成后,要求有明显的“科普中国”标识宣传,并在“科普中国”APP内机构注册,注册信息员不少于200人(省级e站不少于500人)。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获全国、省科普示范县区称号的)和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科普中国e站建设,加大建设力度和扩大覆盖面。对于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单位,我市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并予以表彰和通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江门市科协科普部,陈金丽

电  话:0750-3363930

邮  箱:jmkexie@126.com

邮寄地址:江门市蓬江区港口一路68号市科学馆内208室

科协网站:http://kx.jiangmen.cn/

附件(点击下载):

(2150)关于开展江门市2021年度科普中国e站申报与命名工作的通知.doc

(2150)关于开展江门市2021年度科普中国e站申报与命名工作的通知.pdf





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1年7月12日


相关附件:
./t367821_mo.html